12月29日,“2016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正式揭晓,高福、南仁东、潘建伟、李东、杨广文、朱枞鹏、林群、童文、杨永岗、李河君等十人榜上有名。 基础研究领域科学家 高福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6年1月14日,《细胞》杂志发表高福团队研究文章,揭示了埃博拉病毒糖蛋白(GP)结合它的内吞体受体Niemann-Pick C1(NPC1)的机制。新研究提供了有关埃博拉病毒进入晚期内吞体的结构机制,由此为设计出阻止病毒进入的治疗抑制剂奠定了分子基础。 2016年11月,国际学术刊物《细胞》(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向东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高福团队合作的一项最新发现:寨卡病毒在小鼠模型中可以引起睾丸损伤并最终导致雄性不育。这一发现从新的角度揭示了寨卡病毒影响人类健康的可能性。 南仁东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 2016年9月25日,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在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正式建成投入使用。1994年到2005年间,现任FAST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的南仁东,走遍贵州上百个窝凼,最终选择了克度镇绿水村作为建设射电望远镜的最佳选址。从2011年正式开工以后,随着支撑框架建设、反射面面板拼装、综合布线工程、馈源支撑系统升舱试验、主体工程完工、全系统联合调试的相继完工,这只“慧眼”终于开启,历经20余年,南仁东终于率团队完成了建成我国大型射电望远镜的梦想。 FAST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它拥有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灵敏度提高约10倍,比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它将在未来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潘建伟 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成功。“墨子号”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有助于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实用化整体水平上保持和扩大国际领先地位,实现国家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对于推动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16年,潘建伟还打破了BB84协议下单光子源的传输终极极限,首次实现超过400公里抵御量子黑客攻击的测量设备,极大地推动了兼顾安全和实用的远距离光纤量子通信的发展。 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杰出者 李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 2016年11月3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作为中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里程碑工程,长征五号的工程技术跨度、攻关难度以及任务实施规模在我国运载火箭研究史上堪称最大。 从2006年国家正式立项开始,李东总设计师率领团队“十年磨一箭”,进行了上千次各类试验。长征五号的成功,使我国运载火箭的规模实现从中型到大型的跨越,运载能力达到或超过国外主流大型火箭。 杨广文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 2016年今年6月20日,国际超算大会公布了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运算速度夺得第一。更令人振奋的是,该套系统实现了包括处理器在内的所有核心部件全国产化。 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杨广文及应用团队努力下,“神威•太湖之光”在“将速度优势转化为应用优势”方面也收获颇丰,相关应用已涉及天气气候、航空航天、海洋环境、生物医药、船舶工程、材料等19个应用领域。 朱枞鹏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宫二号总设计师 2016年9月15日,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与运载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由朱枞鹏担任总设计师的天宫二号,担负着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完成两名航天员进行30天中期驻留、与货运飞船交会对接进行推进剂补加、在航天员驻留期间开展维修性技术试验及舱内其他实验项目以及搭载14个科学实验开展空间技术应用等四项主要任务。 作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打响我国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关键一战。 科技传播者(含科普工作者) 林群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群从事微积分研究,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近二十多年来,林群一直从事微积分的科普教育工作:画过微积分连环画——《画中漫游微积分》;出过微积分读物——《微分方程与三角测量》、《微积分快餐》、《微积分减肥快跑》;有过无数次微积分普及讲座,开过微积分博客,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微积分爷爷”,81岁高龄依然致力于我国的科普事业,并欲为之付出毕生精力。 科技企业领军人物 童文 华为公司5G首席科学家、华为无线网络首席技术官 2016年11月17日,国际无线标准化组织(3GPP)87次会议的5G短码方案讨论中,中国华为公司主推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从美国主推LDPC、法国主推Turbo2.0两大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 这是中国通信行业一次跨时代的突破与胜利。华为在核心技术上突破了高通垄断的局面,中国技术首次真正意义上成为了通信标准的核心技术。此后无论全球何处只要部署5G便会用到中国的Polar Code编码技术。这是中国通讯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笔,也是中国通讯从跟随、到基本持平、到今天成为领导者的重要时刻。 在4G还未开始普及的2009年,华为就开始启动5G相关技术研发。2014年6月底,华为成为5G欧洲基础设施协会董事会成员,同时也是英国5G创新中心(5GIC)创始成员之一,积极在国际及国内上推动5G产业的发展。 杨永岗 中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6年,经过为期4年半的航空航天用户严苛考核评价,中简科技ZT7系列碳纤维,率先实现在该领域的全面稳定批量应用,率先应用于国内最新型国防装备,抢占了国产高性能碳纤维制高点。 2008年,杨永岗博士带领技术团队和T700级碳纤维制备技术落户常州高新区,创办了中简科技公司。该公司承担着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高性能碳纤维重点项目,经过上千次的反复试验,掌握了生产核心设备的关键技术,工程化生产设备98%以上为自主研发设计和国内制造,关键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现公司已建成了两条合计1600吨级的原丝生产线,国内第一条300吨/年国产ZT7系列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并实现稳定量产。实现T300级、T700级、T800级的工程稳定化和M40J石墨纤维的关键技术突破,打破高性能碳纤维技术国际垄断。2015年公司销售收入达1.5亿元。公司拥有8项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并通过了军品许可生产、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 李河君 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2016年7月2日,汉能向全球发布了四款以太阳能为核心动力的电动汽车,四款全太阳能动力汽车车身表面覆盖的砷化镓薄膜面积在3.5平米到7.5平米左右,以Hanergy Solar A为例,每天在充足的阳光下日照5-6小时,约可发8-10度电,可行驶80公里左右,满足日常使用需求。此外,为了满足阴雨天气和长途出行的需求,车内配备常规锂电池,支持充电桩充电,续航里程可达到350公里,汽车中短途“不插电无限行驶”从此成为可能。 在李河君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得益于薄膜发电技术的突破性进展,配备辅助性的常规锂电池和充电技术,汉能全太阳能动力汽车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未来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可能性,而汉能集团也提出了在未来三年内实现太阳能汽车量产和商用的目标和路线图。 |
GMT+8, 2024-11-1 13:39 , Processed in 0.05506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