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论坛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声振论坛 展示 振动理论 故障诊断 查看内容

管道振动分析技术:机械振动和流致振动

2017-12-1 15:46| 发布者: weixin| 查看: 968| 评论: 0|原作者: weixin|来自: 声振之家公众号

摘要: 关于管道振动分析技术
  管道振源
1.png

  机械导致的振动分析
  机械导致的管道振动主要有两种原因:

        · 通过管嘴直接传到管道;

        · 通过安装在橇装设备上的支撑或刚度低的基础传到管道上。


  如果转动设备动平衡差,它的振动频率是旋转轴的转动频率;如果转动设备没有牢固固定在基础上,比如有某个螺栓没有固定好,它也会以旋转轴的频率振动;如果设备振动频率接近管道固有频率,管道发生振动,同时会放大泵或压缩机的机械振动。
2.png
3.png
  激发频率:
4.png
5.png

  分析时,确定主要振动频率和振动方向后进行管道结构谐响应分析,并进行评价。
6.png
7.png

  流致振动分析
8.png

  1、流体分析
  主要内容:确定流体激振频率、激振力。
9.png
10.png
11.png
  往复机、离心机出口的压力脉动

  泵、压缩机以平均压力P输送流体,当叶片通过出口管嘴或活塞完成一个冲程,下游流体会出现一个正弦压力波动dP。连续排出的流体导致周期的压力P+dP沿着管子向下游传播,在方向改变或横截面变化的位置产生一个不平衡力。通常,离心机产生的力很小,除非管道柔性较大,一般不会导致管道明显振动,但对于往复机,将会产生明显的振动。

  压力脉动频率
12.png
  注:RPM为每分钟的转数;CPM为每分钟活塞完成冲程的个数。

  分支处的湍流:
13.png
  在流体剪切层,靠近壁面的流体流速低、远离壁面的流体流速高,在分支处流体剥离,形成涡流。涡流对支管内的流体产生周期性挤压,从而引起管道振动。涡流引起的压力波动也可能引起安全阀打开。
14.png

  仪表套管等障碍物处的湍流:
15.png
  流体在流过仪表套管等障碍物处,障碍物后方也会产生涡流,从而导致障碍物振动。
16.png

  2、声学分析
  主要内容:确定管内流体声学固有频率及声学响应。

  声学固有频率:

  简单管道:
17.png
18.png
  一端声学开口,一端声学闭口:
19.png
20.png
  两端声学闭口:
21.png
22.png
  复杂管道:通过转移矩阵法或有限元法计算。

  声学响应:

  当涡流脱落频率与流体声学固有频率相同或接近时,流体便发生共振,支管内流体压力的不均匀度会达到一个极大值。
23.png
24.png
  对于天然气,阻尼比非常小,当气柱发生共振时,声压值会放大上百倍。
25.png
  声压分布
26.png
27.png
  气柱共振时的激振力

  3、管道结构振动分析
  主要内容:通过ANSYS、CAESAR II等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管道受迫响应分析,计算振动幅值、交变应力。
28.png

  振动评价
  1、设计阶段
  API618振动准则:
  频率低于10Hz,许用振幅为0.5mm峰-峰值;频率在10~200Hz,许用振动速度约为32mm/s峰-峰值。

  进行管道系统疲劳分析:
29.png

  2、现场振动问题
  经验图标:
30.png
  结合现场振动测量数据,建立管道振动分析模型,进行疲劳分析,评价管道振动水平。
31.png

  振动预防和缓解
  1、对于机械导致的振动
        · 确保管道不发生共振;


        · 增加刚性支撑、防振支撑消减振动;


        · 管嘴处采用软连接,如波纹管或编织软管(受流体性质和压力的限值)。

  2、对于流致振动

  减小或消除流体激振:
        · 优化管道布置,尽量减少脉动的产生。


        · 设置导流板,减小或消除湍流。
32.png
  控制管道结构固有频率:
  使管道结构固有频率与流体激振频率错开,避免管道发生机械共振。尽量减少弯管、异径管等产生振动激振力的元件。

  控制流体声学响应:
        · 尽可能避开低阶声学共振。
        · 设置脉动缓冲装置或提高脉动缓冲效果。

  来源:《管道应力分析软件及工程实例专题培训》
  作者:孙学军 中国石油管道局设计院

最新评论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声振论坛

GMT+8, 2024-11-26 03:33 , Processed in 0.06958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