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听说过吗?特定的讲话将会引发颅骨振动传遍大脑,使大脑更滋养、更健康、更智慧、且更具活力?人们日常谈话中,脑振动一直无知无觉地存在着,但是,这种振动是无意识的、零散偶发的,振动的强度和效果完全是随机而无规的。 清华大学建筑声学实验室联合有关医疗机构,对近20名40-70岁的志愿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声振实验跟踪,在应用特殊声振口诀前后,进行了MRI(磁共振扫描检查)比对观察,发现,高效的脑健康振动能够促进脑脊液循环速度,延缓脑腔隙梗塞发展,甚至意外地观察到对陈旧性鼻炎还有一定康复作用。 1、脑颅结构 颅骨共由23块骨组成,除了下颌骨有关节与颅骨链接外,其余各骨基本是密拼接缝牢固连接。颅骨下方至脑有三层膜状结构,分别是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硬脑膜内有血管和神经,内层存在褶皱,形成了隔幕,主要有大脑镰和小脑幕,伸入脑的各部分间隙之中。当颅骨振动时,与其贴紧的硬脑膜也随之振动,并通过大脑镰和小脑幕将振动深深地传入脑中间去。蛛网膜在硬脑膜之下,膜质坚硬,有结缔组织形成的小梁与硬脑膜连接,也将受到振动。蛛网膜再之下是软脑膜,软脑膜很薄,富含血管和神经,紧贴大脑表面并深入其沟回之中。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具有较宽的腔隙,称为蛛网膜下腔,其中充满脑脊液。 2、脑脊液循环的加速 脑脊液对脑的代谢至关重要,脑组织相当于浸泡在脑脊液中。脑内没有淋巴系统,脑脊液承担着淋巴的作用,尤其是,脑静脉不发达,脑脊液几乎成为清理脑废物的唯一途径。 脑神经由数以百亿计的神经元构成,神经元相互之间并非完全连接在一起,而存在极细小的缝隙。当神经冲动传导时,神经递质会被释放到缝隙中,再迅速渗入近邻的神经元进行传递。当脑力活动频繁时,缝隙中就会有神经递质存留,形成代谢废物,需要通过脑脊液循环带出去。脑虽然只有身体重量的2%不到,但是消耗了20%的氧气和15%的心脏搏血量,脑的代谢量很大。 脑脊液由大脑深处的脑室分泌产生,流经整个脑的沟回表面,汇集进入蛛网膜下腔,最后通过蛛网膜颗粒和嗅神经通路单向流出脑,进入血液或淋巴。蛛网膜颗粒位于头顶部,数量很多,是单向阀门,形似菜花,根部穿出蛛网膜,菜花头部伸入硬脑膜的血管中。嗅神经通路是通过面部筛骨穿出的多条嗅神经外被蛛网膜包裹的腔隙,最终伸展到鼻粘膜内。如果有颅骨振动,蛛网膜和筛骨都将振动,就像振动筛子容易使东西漏出一样,蛛网膜颗粒排出的和嗅神经通路上排出的脑脊液将加快外流,大大地提高脑脊液的循环速度,加快脑废物的代谢。对于老年人,心力变弱,不利于脑脊液的循环,容易造成脑内废物的积累,形成疾病。如果多说话,提高脑的振动量,有利于脑脊液流动加速,促进大脑的清理作用。 在清华核磁共振中心,实验室安排受试者进行两次动态MRI脑部扫描检查,再进行对比分析。受试者进入MRI室后进行第一次动态扫描,通过第三脑室到第四脑室的中脑导水管的脑脊液流量获取脑脊液的流速值。之后,受试者仍躺卧不起身,就地在MRI检测床上朗诵口诀15分钟,朗诵后立即再次进行MRI脑脊液动态检查,获取实施口诀后的脑脊液流速。结果非常明显地发现,7名受试者的脑脊液流速全部为正向加快,最多的人流速增加了50%。 3、脑血管的清理 健康的脑血管是保证脑良好血液供应的基础,如果因为脑血管硬化、沉积物等原因造成腔管狭窄、血流阻力增加,可能导致脑神经细胞缺氧、水肿甚至坏死,后果非常严重。 40岁以上的中年人,开始出现血脂升高的趋势,容易在大脑动脉末端的微血管形成腔隙梗塞。轻微的腔隙梗塞灶损伤范围很小,脑功能影响也较小,再加之脑神经具有很强的代偿功能,这一小处神经元坏死,临近处正常神经元会进行功能上的补缺,所以,即使发生了细微的腔隙梗塞,人们也难于自我察觉。不过,这时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速度下降、用脑易疲劳等年轻时不存在的一些现象。 但是,如果脑微动脉的阻塞继续发展成小动脉血管阻塞(脑血栓),或是阻塞的血管在压力下爆裂(脑溢血),这就造成严重的脑卒中了,也就是俗话说的中风。脑卒中的死亡率高达40%,致残率甚至达到80%。是中老年人潜在的一大杀手。 与肌肉血管不同,因为颅骨限制了脑血管的任何可能的机械形变,脑血管更容易滋生阻塞。血管也是器官,需要营养。脑血管由环状细胞构成,环状细胞密列布置形成血管。当脉搏传来时,血管被扩张,环状细胞之间的间隙变大,由于渗透作用,血管内的养分和氧气就从间隙之间大量地进入血管细胞了,同时,血管细胞的废物也得以从间隙排出。当人衰老时,脉搏的力度变小,到达某些临界状态时,血管环状细胞的间隙撑开得不到位,某些营养不良或代谢不畅的血管细胞将会坏死、硬化,形成钙化硬斑。硬斑处管壁光滑度降低,在高血脂环境下,将造成大量脂肪颗粒的不良堆积,造成脑血管狭窄。因为脑血管环状细胞个体之间的间隙状况存在差别,营养状况也是不一而同的,因此大量坏死硬化多是散发的、几率性的,因此,脑血管的硬化大多是粥样硬化,是一种散点式分布的硬化,而不是一段一段连续发生的硬化。 脑振动时,脑动脉血管将受迫剧烈振动,营养物质或废物像通过振动筛一样更加容易地漏进血管壁环状细胞之间的间隙,从而大大地促进了脑血管的健康代谢。如果钙化斑的已经形成了或已经出现血管壁脂性沉积了,这时血管振动将有助于降低这些沉积的发展,甚至有可能将这些沉积物清理出去,就像超声波振动洗眼镜的一样。 综上所述,声振有助于促进脑血管的营养,降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几率,也有助于清理脑血管壁上牵挂的沉积物。 4、脑组织营养的扩散 脑内的血管并不很丰富,营养物质离开血管进入脑组织后,常常要扩散几厘米的距离才能深入到各处的脑组织中。由于脑被固封在颅腔内,无法像肌肉收缩那样变形,其扩散效率是很低的。 在脑振动的条件下,扩散将变得更加容易,营养物质和废物在脑组织深处的新陈代谢交换也更有效率。这就像往桌子上的水杯里放入一块方糖,糖的扩散会很缓慢,而拿起来摇晃振动杯子,糖的扩散就快多了。 5、声振的社会学初步调查 实验室查阅了大量资料,寻求声振健脑可能的社会学佐证。有些佐证是很有代表性的,如,北京市公布的健康报告显示,60岁以上男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为6.08%,女性为4.02%,男性比女性高约50%。一般解释是男性长期饮酒、吸烟、压力大,但是,是否也可能存在大多数男性的讲话比女性少呢?网络查询看到,著名的歌唱家、播音员、话剧演员较少脑卒中而亡的。在中学、大学的教师发生脑卒中概率很高,但是多在退休离开讲台以后。 6、说话脑振动的效率 在严格隔声隔振的0分贝静音室中,对近30位受试者进行头戴式精密拾振仪测振。测试发现,汉语中大约有10%的字或词具有极高的声振效率。如果朗读这些词所形成的颅骨振动级的量,是普通随机讲话的10倍。也就是说,朗诵高频词编制的口诀30分钟,相当于普通讲话300分钟(5小时)的振动量。不同人可能由于发音方式或颅骨结构不同,在朗读相同汉语词语时,其脑振级会有所差别。但是,通过科学测试,完全能够找出每个人高振级的前10%的词。 实验认为,40岁以上的人,每天应至少保持4小时的讲话量才能对大脑有明显的健康辅助作用,折合高振级的口诀,需朗读大约30分左右。建议大家每天多进行大声地读读新闻,读读诗歌,甚至唱唱歌,不仅娱乐身心,对大脑健康也是极好的。尤其老年朋友,多多益善。 来源:清大建声实验室公众号(ID:Tsinghua-AcousticLab),作者:燕翔。 |
GMT+8, 2024-11-24 22:56 , Processed in 0.05297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