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emd算法有一段时间了,关于其中端点效应的处理不知道大家认同哪种方法。Rilling给的程序用的好像是镜像极值延拓算法,我参考基于波形匹配和基于支持向量机延拓的方法编写了两种关于端点处理的程序,并对一个仿真信号做了分解。结果我附在了图中(1为用rilling的程序,2为基于波形匹配,3为基于支持向量机,4为原始信号),通过比对我有了一些心得,基于波形匹配算法要针对的是一些规律性比较强的信号,对于规律性强的信号有着较强的优势,对于某些旋转机械故障振动信号的处理应该很有效。但是对于那些规律性不强的,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而且当匹配不当时,延拓的信号和原信号结合处会导致出现新的极值点,就会给下面的迭代带来错误。而基于支持向量机延拓的算法适用性很广,但是由于每次迭代都要进行训练,而且参数优化也需要时间,所以运算时间应该是他最大的问题。像我分解的那个仿真信号,程序运行了大约1分多钟。我想问问大家对端点问题的处理都是用的什么方法。 [attach]45532[/attach] [attach]45533[/attach] [attach]45534[/attach] [attach]45535[/attach] |
GMT+8, 2025-4-3 18:21 , Processed in 0.03519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